首页

舔足小说

时间:2025-05-29 04:55:25 作者:述评:杭州怎么做到“曲终人不散”? 浏览量:70737

  中新网杭州5月28日电(曹丹)浙江杭州西湖音乐喷泉奏响《恋爱ing》、西湖涌金池漂着“胡萝卜”摇橹船、清河坊鼓楼的巨幅海报前挤满拍照的乐迷……

  近日,随着五月天乐队在杭州开唱,大批歌迷和游客循着社交平台上“杭州五月天旅游打卡地图”穿梭杭州,将一场3小时的演唱会延伸为持续半个月的城市音乐节——这正是杭州“演唱会经济”的生动注脚。

  “知音杭州”作为城市文旅品牌,正以音乐为媒,让每个音符都转化为拉动经济的“金旋律”。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演出票房收入达30.96亿元,同比增长107.55%。其中,周杰伦4天演唱会直接拉动消费13.16亿元。

  当“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常态,怎么才能做到“曲终人不散”?

  “我们不只是办演出,更是在打造城市与人的情感连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化这一连接,该市推出“文旅+百业”捆绑模式,推动游客实现多游半天、多住一晚。

  以近日推出的“演唱会+演艺”优惠活动为例,购买演唱会门票的观众,可同步享受《最忆是杭州》《湘湖雅韵》等7个杭州本地热门剧目最低五折的购票权益。

  创新联动模式也在重塑消费生态,商圈成其“试验田”。距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演出场馆仅百米的莲荷里商场,在演出期间推出免费停车、行李寄存等“宠粉”服务,单日客流量屡创新高。

5月27日,妆造后的歌迷在杭州“大莲花”前拍照留念。 曹丹 摄

  活动现场,一证件照摄影品牌负责人陈宏组织旗下门店3名造型师和多名工作人员,在莲荷里设置的五月天主题打卡点提供妆造、现场拍摄及照片打印等一站式服务,并赠送演唱会周边产品。

  “这不仅是临时活动,更是我们业务转型的重要尝试。”陈宏表示,团队已与商城达成长期合作意向,计划将此类驻点服务打造为常态化运营模式,未来将覆盖更多大型演艺活动。

  以顶级IP打造定制化体验,是杭州激活“留量”的另一密钥。今年3月艾德·希兰演唱会现场,主办方征集情侣参与“求婚神曲”互动;五月天开唱前,钱塘江畔上演主题无人机灯光秀……这些“独家彩蛋”让杭州频上热搜。有网友感叹:“在杭州看演唱会像拆盲盒,永远有惊喜。”

  科技赋能则为文化流量注入持久动力。杭州文旅数字人“杭小忆”提供AI行程规划,AR导览眼镜让博物馆文物从展柜中“跃”然而出,科技特产成为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新选择。

  杭州的“演唱会经济”已超越演出本身,成为城市国际化的强力引擎。当艾德·希兰在杭州完成其中国巡演唯一站的6场演出后,上百篇海外报道让杭州再登世界舞台。与此同时,网友纷纷呼吁泰勒·斯威夫特等国际歌手来杭州开唱,重塑全球观众对这座城市的认知。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管婧婧认为,杭州能够让演唱会成为“旅游吸引物”,主要搭好了供给双方的舞台:面向游客,杭州注重与强IP联合,邀请有强大号召力的音乐品牌吸引演唱会观众,同时,打造“演唱会+”的消费场景,让演唱会观众变杭州游客。面向演唱会主办方,杭州通过简化审批流程、给予资金支持、提供优质场馆等一系列手段,鼓励主办方落地项目。

  “通过一手拉游客,一手拉主办方,杭州才能做好‘知音杭州’这篇文章。”管婧婧说。

  从西湖畔交响乐与越剧的隔空“对话”,到运河边民谣歌手的即兴弹唱,从奥体中心的万人合唱到河坊街的街头吉他声。当每一场演出化作城市与人的情感纽带,这份共鸣便成为最动人的“留量”密码,最终实现“曲终人不散”的文化共生。(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警告

中国古曲《高山流水》,流传至今。高山流水盼知音,琴声承载的,是关于友谊的故事。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激荡共鸣。

老挝政府授予广西民族大学“友谊勋章”

姜银祥一下子放松了,倒了半天苦水。末了,还又提了个要求:“习书记,有件小事不知该不该说?想请省里帮我们建沼气。否则,山就要砍光了……”

三年“三级跳”!郑钦文提名WTA年度最佳球员

另据俄总统网站24日消息,俄总统普京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电话。拉赫蒙就“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发生恐袭事件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向俄罗斯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和声援,并强烈谴责此次恐袭事件。两国元首表示,双方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在反恐领域密切合作。

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该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AI面试系统运行的背后实际上接入了多家大模型的能力,招聘企业使用一次服务的价格是20元,量大还有优惠,这已经低于传统面试的单价成本。牛客创始人兼CEO叶向宇曾公开表示,人均成本算下来,传统面试单价至少90元。

高校迎开学季 南昌大学万余名2024级新生陆续报到

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在开幕式上表示,重庆愿进一步发挥“重庆·台湾周”纽带作用,主动与台湾同胞分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机遇,持续深化渝台各领域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两岸交流新高地、台资西移集聚地、台胞筑梦向往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